收入增速继续加快 消费水平持续提升
——2019年临潼区农村居民收支情况分析报告
2019年,临潼区委区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积极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工作,经济民生领域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促进了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19年临潼区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分别为14659元和12624元,同比分别增长9.7%和8.6%。
一、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良好
(一)多方对比中看收入增长
1.横向对比收入排位居中。2019年,临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659元,同比增加1296元,同比增长9.7%,增速较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增速较全市平均增速低0.1个百分点,在全市9个涉农区县中排名第5位。
2.纵向对比可增速加快。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9.7%,增速高于全体居民0.6个百分点。与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增速9.1%、8.1%、9.0%和9.0%对比,增速高出0.7至1.6个百分点,增速逐渐加快(见图1)。
图1 2015-2019年农村与全体居民增速对比
3.城乡对比差距进一步缩小。2019年,临潼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为1)由2018年同期的1:2.12缩小至2019年1:2.10,低于全市1:2.86的水平。
(三)收入四大来源全面增长
“四大项”收入稳步增长。2019年,临潼农村居民“四大项”收入平稳增长。其中财产净收入增速最快,增幅高达10.0%;其次为转移净收入,增速为9.9%;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分别为9.7%、9.6%。从贡献率来看,工资性收入贡献率最高,为40.9%,经营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贡献率分别为33.6%和23.3%;财产净收入贡献率最低,仅为2.2%(见表1)。
表1 2018年和2019年临潼区农村居民收入对比
元,%
2018年 | 2019年 | 增 量 | 增 速 | 贡献率 | |
可支配收入 | 13363 | 14659 | 1296 | 9.7 | 100.0 |
工资性收入 | 5528 | 6058 | 530 | 9.6 | 40.9 |
经营净收入 | 4476 | 4911 | 435 | 9.7 | 33.6 |
财产净收入 | 281 | 309 | 28 | 10.0 | 2.2 |
转移净收入 | 3078 | 3381 | 303 | 9.9 | 23.3 |
2.“四大项”结构日趋合理。2019年,临潼农村居民“四大项”收入结构较为稳定。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比最高,为41.3%;经营净收入次之,为33.5%;转移净收入与财产净收入占比分别为23.1%和2.1%(见图2)。
图2 2019年临潼农村居民收入结构
二、消费各类全面增长
(一)消费水平继续增长
1.消费总水平增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2624元,同比增加1003元,同比增长8.6%。农村居民2019年的消费倾向为0.86,与上一年的0.87相比变,略降0.01;农村居民2019年的恩格尔系数为28.4,与上一年的28.6相比略降0.2。消费倾向和恩格尔系数的变小,一是体现出了收入的增长要快于消费增长这个前提,二是体现出从生存消费到发展和享受型消费之间一直存在着发展变化。
2.消费八大项增长。从各项消费支出增幅看,“八大类”消费全面增长。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最快,为11.6%,其次增长较快的为交通通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和居住支出,增幅分别为10.4%、10.0%和8.5%(见表2)。
表2 2018年和2019年临潼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对比
元,%
2018年 | 2019年 | 增量 | 增幅 | |
生活消费支出 | 11620 | 12624 | 1003 | 8.6 |
食品烟酒 | 3322 | 3591 | 268 | 8.1 |
衣着 | 654 | 661 | 7 | 1.1 |
居住 | 3074 | 3335 | 261 | 8.5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726 | 785 | 59 | 8.1 |
交通通信 | 1052 | 1162 | 109 | 10.4 |
教育文化娱乐 | 1510 | 1685 | 175 | 11.6 |
医疗保健 | 1164 | 1281 | 117 | 10.0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117 | 124 | 7 | 5.9 |
3.消费结构日趋合理。从消费结构看,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占比较为合理。其中,食品烟酒支出依旧所占比重最大,为28.4%;居住支出次之,占比26.4%;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衣着、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分别占比13.3%、10.1%、9.2%、6.2%、5.2%和1.0%9(见图3)。
图3 2019年临潼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二)消费领域主要特点
1.食品支出仍占主要地位。2019年,临潼区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为3591元,比上年增加268元,增长8.1%。其中,其它在外饮食支出增长22.1%,肉类支出增长10.2%,干鲜瓜果类支出增长10.2%,烟酒支出增长9.4%,农村居民的享受性支出增长更为明显。
2.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速最快。2019年,临潼区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同比增长11.6%,增速位居“八大类”支出之首。其中,教育支出为1408元,同比增长17.6%。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民也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农村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支出增多,进一步促使了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增长。
3.医疗保健支出增速加快。2019年,临潼区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同比增长10.0%,增速较快。其中,医疗器具及药品支出增长23.3%,医疗服务支出增长4.4%。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医保报销范围和比例的提升、报销手续的进一步简化,农村居民“敢看病”、“看得起病”,促进了医药费用支出的增加。
4.居住支出所占比重较高。2019年,临潼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3335元,增速8.5%,占消费结构比重为26.4%。其中,人均住房维修及管理支出为884元,比去年增加331元,同比增长54.2%。一方面农村建房成本增加,水泥、沙子、石材等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住房维修成本明显增长;另一方面房价的上涨也相应导致租房成本的增加。
三、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因素分析
(一)拉动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1.农民工务工工资性收入增加。临潼区重大项目强势推进,截至2019年11月底,临潼区98个区级重点在建项目,开复工85个,累计完成投资129.77亿元,完成年计划投资任务的78.17%,为农村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从农民工监测数据可以看出,2019年临潼区本地非农务工收入情况良好,人均务工月收入为2661.7元,同比增长14.1%。同时,原先部分在家待业的劳动力在当地打工,打工人数增加;打零工时间增加,工资提高,从而拉升工资性收入水平。另外临潼区农村外出从业人员工资增加,2019年外出务工人员人均月收入为3668.1元,同比增长4.0%,外出从业人员工资增加,促进寄带回收入增加。
2. 最低工资标准保障收入水平提升。根据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西安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市人社发[2019]1号)文件精神,临潼区最低工资标准地区类别由二类区调整到一类区;从2019年5月1日起,临潼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全日制用工最低工资标准为1800元/月,非全日制用工最低工资标准为18元/小时。
3.畜禽价格上升助推养殖收入增长。生猪平均出售价格从1月份的10.60元/公斤,上涨到3 月份的14.63元/公斤、6月份的16.14元/公斤、8月份的24.0元/公斤、四季度的32.93元/公斤,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带动着牛肉、羊肉和鸡肉等肉类的价格大幅上涨,同时也带动了鸡蛋的价格在下半年也平稳走高,临潼本地养殖户收益增加。
4.土地流转拉动财产收入增长。随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兴起,土地承包规模的逐渐扩大,推动了农村土地的大规模流转。住户监测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净收入由2018年的107元增长至2019年的270元,土地流转速度逐年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的增长。
5.其他因素增加转移性收入。临潼区60岁以上老人基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额标准提高至168元/月,同比增长15.9%;“煤改”住户奖励补助资金、禁养区养殖场(户)关闭搬迁补偿资金,带动农村居民转移净收入增加。
(二)阻碍农村居民增收的不利因素
1.农村居民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据住户调查数据显示,监测样本19岁以下占比19.4%;20-34岁占比22.5%;35-50岁占比17.6%;51-60岁占比18.7%;61岁以上占比10.9%。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口占比较大,青年人口大量外出务工,青年人口消费水平高,寄带回收入反而没有其他年龄段人口多,影响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2.今年小麦收购价格同比有所下降。据粮库工作人员反映,临潼区小麦收购价格在2.10—2.20元/公斤区间浮动,上年同期价格在2.5元/公斤左右;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农户出售小麦价格为2.1元/公斤,较上年同期的每公斤2.4元减少0.3元,同比下降12.5%,农民出售粮食收入减少趋势明显。
3. 应季水果价格较往年有所下降。今年,临潼区核桃质量和产量均较上年有所下降,致使核桃价格下跌,种植收益下降。按照目前价格,今年种植核桃亩收入5000~6000元,每亩投资在2000元左右,净收入在3000元左右,较去年下降22.2%。葡萄价格大幅下降。目前市场零售价格为5.0-6.0元/公斤,比去年的6.0-8.0元/公斤下降了16.7%-25%,农民应季水果经营收益受影响。
4.羊奶价格下跌持续影响收入。今年养殖户出售羊奶平均价格为4.6-5.0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的7.5-9.5元/公斤大幅下跌,下跌幅度达到40%左右,对于一部分养殖户而言,将是一个减收的不利因素。
四、促进农村居民收支的建议
(一)加强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
按照农民工的工作需要,加大对其相关劳动技能的能力培训,培养出适合农民工个人长远发展规划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其就业的竞争力。同时,牢牢围绕市场需求和针对缺乏工作技能的农村居民的特点,狠抓就业工作,实施强有力的就业保障政策,做好贫困家庭等低收入家庭成员劳动技能培训,确保低收入人群收入的持续增长。
(二)改善创业氛围,鼓励返乡创业
加强惠民创业政策宣传力度,抓好贯彻落实,充分调动农民创业积极性。在资金上提供担保,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减轻创业者前期投入和资金压力。同时加大创业引导力度。为返乡创业者搭建创业平台,进行统一整体规划,避免设施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按照“同业相聚,优势互补”的原则,降低创业者创业门槛,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三)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升级
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成正比,即居民收入的提升会拉动其消费水平的直接增长。政府相关部门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带动疫情之后的居民消费。同时,通过调动居民的购买欲望、提升居民的消费层次,以此促进居民的消费升级。